中新网上海新闻2023年11月3日电(徐银 罗婉娜)2023年10月25日,由必模(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筑巢杯”全国室内设计创意大赛颁奖典礼于上海浦东张江维景国际酒店盛大举行。这场以“可持续设计・人与空间共生”为主题的行业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的设计精英、学界权威及产业代表,共同见证年度设计成果的荣耀揭晓,并围绕室内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展开深度探讨。
(颁奖典礼活动现场)
赛事严格遵循《评审专家资格与职责》及《评审标准》构建评审体系,由主评审专家王敏先生领衔的5人评审团,历经预审盲审、终审模型查验与设计师答辩等标准化流程,从121份参赛作品中遴选出四组别金奖。
住宅空间组金奖《年轮・适老智能宅》(筑梦空间设计事务所)以“模块化适老空间系统” 突破传统框架,其光伏一体化设计、65%旧物改造率及“年轮”主题叙事,精准契合“可持续设计”核心理念,核心维度得分95分,终审加权得分73.44分。商业空间组金奖《共生・生态商业综合体》(奇点设计工作室)凭借螺旋动线串联绿植中庭的创新设计,结合客流转化率提升15%的量化数据,以核心分91分及终审61.2分胜出,其低碳混凝土与模块化构件应用获“技术创新性”维度高度认可。
公共空间组金奖《城市呼吸・社区共享中心》(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全平层无障碍设计、应急疏散系统创新斩获加分,总分95分,下沉式庭院自然采光设计提升空间感官体验,但地域文化元素缺失问题在评审意见中被特别指出。概念设计组金奖《元宇宙・未来办公枢纽》(堂晤设计工作室)因其虚拟办公与实体空间切换的前瞻性设想获“设计创意性”27分,模块化可拆卸结构符合“长期价值”要求,终审加权得分56.8分。
颁奖典礼现场,赛事组委会依据《评审标准》公示经参赛者授权的金奖作品完整设计方案,并由主评审专家王敏结合《总结归档表》,从“设计创意性突破传统框架”“功能实用性匹配人群需求”“可持续性技术落地性”等维度逐一解析评审逻辑,强调“评审不仅是评价,更是以标准推动行业创新范式的建立”。
作为行业公认权威,王敏先生在颁奖环节后发表《多维量化评审下的设计价值重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赛事评审体系的专业性与行业导向性。他指出,评审严格遵循百分制量化规则,五大核心维度(设计创意性、功能实用性、美学价值、技术创新性、可持续性)形成科学评价坐标系。以住宅组金奖为例,其“适老化智能场景”对应“概念创新”评分点,“90㎡起居/护理/康复复合功能”则精准匹配“空间效率”与“用户体验”考核指标,体现“人性化居住体验”的评审重点。
针对年度主题,王敏强调可持续设计需贯穿“材料革新—技术应用—全周期运营”链条。他肯定商业组金奖在低碳混凝土、模块化构件等“材料工艺突破”的同时,建议将BIM技术从施工阶段延伸至运营能耗管理,以完善“智能技术” 维度的深度应用;对概念组作品的“量子计算服务器”设想,他指出《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成本估算、工艺说明等细节,为行业探索未来技术提供了可验证的论证范本。
谈及赛事合规性,王敏披露评审期间对3份评分差值超15分的作品启动合议程序,依据《评审标准》争议处理机制完成集体裁定,并严格执行“抄袭检测”“文件完整性”等一票否决项,本届共排除5份违规作品,确保赛事公信力。他特别强调:“评审的专业性,始于对标准的敬畏,成于对行业责任的坚守。”
据《总结归档表》显示,本届大赛覆盖住宅、商业、公共、概念四大垂直领域,评审过程全程遵循《评审专家资格与职责》的保密与合规要求。必模(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感谢函》中高度评价王敏先生“以行业权威视角把控评审公平性,以专业洞见提升赛事学术深度”,其在颁奖典礼的分享不仅解构了设计评价体系,更通过具体案例的评审意见,为行业提供了“创意—技术—落地”的全流程实践指引。
随着赛事落幕,“筑巢杯”正式开启下一届筹备。正如王敏在演讲结语中所言:“当设计从‘风格表达’转向‘人与空间共生的价值创造’,评审标准便成为丈量创新高度与落地精度的标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室内设计行业正以标准化评审为引擎,推动“可持续设计”从理念倡导走向实践深耕,为行业的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石。编辑:徐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